中国人都自称为“中华子孙”或“华夏儿女”,他们称海外游子为“海外华
人”。
“华”与“夏”,究竟是什么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武
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李民、王健,2012:167)。
根据北京大学中文系的
王力于 2011 年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典第四版将华夏定义为汉族的古称(参阅王
力,2011:151)。华在古时候是花的意思,延伸为华丽、美丽。夏也有大的意思。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
因此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衣冠礼仪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华夏衣冠从黄帝即位至明末清初发展、传承四千多年,因清代剃发易服而消亡,于 21 世纪初开始复兴,而海外华人也成为汉服复兴运动的重要群体。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身处在不同文化环境的马来西亚华人,更容
易有着文化认同意识的自觉。服饰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表征和体现,正如马来西亚
随处可见穿着卡巴雅(baju kebaya)的马来人、穿着纱丽(saree)的印度人。马
来西亚人普遍都认为旗袍是华人的传统服装,甚至马来西亚旅游局也在官方网站
介绍旗袍为华人传统服装。2
消失三百多年的汉服对于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陌生的。于 2007 年起,中国的汉服运动热潮逐步潮蔓延至马来西亚。一班了解汉服历史的年轻人江志发、郑美容、李振河及陈绪星于网络发现中国汉服运动。由此马来西亚汉服运动正式萌芽,而青运大城堡支会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个发起汉服运动的单位。马来西亚汉服运动在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的推动下,发展至今已有十七年。
他们以汉服为起点,以图重振汉文化。汉服复兴并不局限于服饰,它与礼仪、精神相辅相成,层层递进,是文化遗产的理性继承。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目前马来西亚各地
区已有不同性质的组织团体支持和参与推广汉服运动。例如沙巴东阳朝教育俱乐
部3、沙巴华夏文化协会4、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5、大吕琴院6等等。相对其他海外
国家的汉服运动,马来西亚的汉服运动较为特殊。
马来西亚汉服运动早期都是基于当地已有的组织团体的基础下所推动的华夏文化复兴运动。(参阅附录 10)汉服运动在马来西亚发展数年后,于 2013 年由一群热爱华夏文化人士创立了马来西亚华夏文化促进会7。其社团希望通过“穿汉服,行汉礼”宣扬华夏文化。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响应汉服运动的组织团体越来越多,但笔者以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主要原因是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作为马来西亚汉服运动的先行者,它发展至今已有十七年,在当地推广汉服运动的组织行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来自韩江学院中文系论文习作《马来西亚汉服运动的发展现状
以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为研究对象》区慧儿